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五十一、生财之道

瓦窑,沈锯父子俩压根就没有闲心关心豆腐的买卖,父子俩一门心思要做的茶具。今天八月初二了,要赶在八月初十前把茶叶推销出去,才赶得上中秋节前的送礼潮。

沈无求在给昨天制好的埙坯调音,忽然想起来吴氏房里那两只精致的小竹篮,用来包装茶叶正好。现代很多茶叶厂,就是用竹篮包装茶叶的,还没这个精致。

广西六堡茶的典型包装,就是用带盖的小藤筐。云南也有多款茶叶,是用竹篮包装。

“阿爹,你拿回来的那俩小竹篮子,是谁编的,用来包装茶叶正好。”沈无求头也不抬地问道。

“你那个瘸腿的二表叔织的。你喜欢这个?”沈锯也没抬头,他在给壶刻上自己的名字。

“他平常拿到镇上卖多少钱一只?”沈无求问。

“我听说能卖六文钱呢。”沈锯道,“你二表叔说他腿脚不方便,织大件的东西太麻烦家里人帮他砍竹回家,织小巧些能省竹篾。”

沈无求无语望天,人家织这么精美的篮子只是为了省竹篾?忽然又想到,自家现在努力制茶壶不也是比制砖瓦省泥吗?

做少量更精致、更有特色的东西,获得与做更多粗制物品同样的价值,甚至更高的收益。这也是现代深加工的理念,这样想来,制壶与织竹篮倒有点殊途同归的意味。

本来沈无求打算,把茶道六君子中的三件交给村口的篾匠加工,既然二表叔的手工这么好,就把这活交给他们家吧。

“阿爹,我还设计了一套泡茶用的工具,叫茶道组,原打算分开给篾匠和二奶奶加工的。既然舅公家也会做竹器,就全交给他们家做吧。竹篮按八文一只算,要尽量织得精细些,茶道组也按八文一套算。”

“太好了,你舅公家日子也不宽裕,你二表叔若能自给自足,也好给他找一房媳妇儿。”沈锯很激动,二表弟因为残疾,都二十五岁了还没娶上媳妇,同龄人很多孩子都生两三个了。

二表弟还曾经透露过终身不娶,过继大哥的一个孩子就算了。沈锯忽然觉得,自家制茶是件大好事,不但能让闲散的孩子们不到处惹事生非,还能让他们吃饱饭。

现在,又能让自家表弟有进项,说不定还能因此娶上媳妇儿。自家也能因此赚的比以前多(虽然钱还没到手),看来要多种些茶树,不能仅靠野生的那二十几棵树。

“大牛,咱家多种些茶树可好?”沈锯问儿子。

“行啊,等摘完茶青,过冬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