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二十七、不忘本的沈家

听到这里,沈无求对老爷子的亲近感,从四分升到七分。这是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的古代,是多子多福的古代,老爷子能有这样的见解,真的令人佩服!

“第三条,沈家只要有两个以上儿子的,孩子成家就要分出去单过。分家能让你们各有各的奔头,各过各的小日子。能把你们的利益分开不互相依赖,也不互相连累。”沈无求觉得这一条,绝对是从黎家惨案中,黎二老爷能独善其身这事中领悟到的。

“好了,孩子们,听明白了没有?”

“明白了。”众人异口同声。

“开饭! ”

开始吃饭,众人不再多言,毕竟是不常有肉吃的年代,众人秉持着“吃饭大过天,当官搁一边。”的原则,人人低头吃饭。

滚滚的小碗里也放了一些饭菜,因是在老宅吃饭,沈无求不好意思给猫夹太多肉,只用一些肉汁拌饭,放了一些肉沫。

沈无求瞄到大宝连夹了两筷子鸡肉,被他爹眼刀一扫,讪讪放下然后夹了一大夹青菜,又刨了两口饭才敢再夹肉吃。

再看其他人,虽然吃得快,却也井然有序,不争不抢。人人坐姿端正,没有人吧唧嘴,更没有人用筷子翻拔碟中菜肴。

沈无求暗暗称赞,一个奴仆出身的家庭,居然有这样好的家教。

后来沈锯告诉他,他的祖母以前是大户人家的大丫鬟,见识了大户人家的规矩,多少学了一点。从小被祖母管教养成了习惯,也就这样管教自己的孩子。

沈无求心道:难怪古人常说:“宁娶大家婢,不娶小户女。”这个大户人家婢女出身的曾祖母,至少让沈家比普通的农家更有教养。

一顿饭吃完,吴氏要帮忙收拾碗筷,被老爷子叫住了,“老二家的,你坐着,挺着个大肚子就甭折腾了,让招娣她们姐妹仨收拾。老大家的,去把纸灰分成四份包好。”

众人听吩咐又忙活,沈伯母用事先准备的野芋叶,把祭祀时烧祭品剩下的纸灰,包成四包。

沈大伯拿出文房四宝,侍候着老爷子在正堂写字。沈老爷子拿出几张事先准备好的红纸条,一张上书:“沈氏堂上历代先祖收”;一张上书“祖父沈阿达夫妇收”;一张上书:“先考沈釉先妣沈卢氏收”;最后一张上书:“滇州黎氏收”。

纸条写好后由沈大伯兄弟俩别到包好的纸灰包上,又在纸灰包上各插三柱香,就带着家里的三个男孩子去小河边放灰包,这里的人们管这叫做“放水灯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