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92章 为偶像修墓

王阳明到了王越的老家河南浚县,他以自己的方式祭奠了这位大英雄,他想竭尽全力地送心中偶像最后一程。

王钦差到来,浚县各界都欢喜不已,王越的家人得如此殊荣自然感谢大明皇帝。就请王阳明给浚县的学子讲课,教教浚县学子如何科考;还盛情邀请王阳明到浚县旅游景点大伾山一游,并恭请王阳明写下诗赋。

当然,王阳明也当仁不让,他就提笔写下了《登大伾山诗》和《大伾山赋》。

如今,这两篇着作已成为大伾山的招牌式景点。

大伾山之所以天下闻名,就是因为有弥勒大佛在山上。

王阳明登大伾山也去拜大佛。当他看到弥勒大佛时,他就和自己进行了对比,结果王阳明感觉到自己很渺小。

也正是这次拜弥勒大佛,改变了王阳明对佛教的态度,他开始接受佛教。

接受佛教,拓宽了王阳明的视野,也开阔了他的思维空间。

正是对佛教的研究,王阳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极大变化,尤其是价值论及佛教的因果论。

王阳明后来把佛教的因果论当作学习的方法,因果论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了。好比形成一个公式,只要知道规律,就完全掌握了。

这样,知识成了一个有机体,只要掌握了体系,就算忘记一部分,只要形成体系,就很容易回忆起来。

这样一来,知识就容易记忆、容易掌握,同时更利于运用。

这种因果论学习方法直接冲击了儒家的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,就成为了后来的“知行合一”。

至于具体如何修墓,王阳明更是以一颗无上虔诚的心,将兵法贯彻运用到整个建墓工程中去。将纸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。

这可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初体验。

在还没开工之前,王阳明就先做了整体规划。他根据统计建墓民工的人数,又结合民工们的身体素质,将民工进行军队式的编制。

工程操作中,王阳明还要求全员执行“什五法”的工作计划,即该干活时干活、该吃饭时吃饭、该休息时也不加班,注重劳逸结合。

另外,王阳明还积极组织守墓者进行守墓操练。其标准更是霸气到以诸葛亮的“八阵图”为基准:吸收井田制和道家八卦的精华式组合,集天文地理优势于一身的作战阵法,为的就是保王越墓的长久安宁。

就这样,修建王越的墓在王阳明的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